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与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崛起,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高效组装,到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稳固构建,再到风力发电机关键部位的可靠防护,环氧
AB 胶凭借其卓越性能,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石作用。以下针对不同新能源细分领域,详述环氧 AB 胶的针对性解决方案。
- 光伏组件封装加固: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封装过程中,环氧 AB
胶承担着关键使命。首先,对玻璃盖板、电池片及背板等组件进行严格的清洁预处理,用无尘布蘸取酒精或专用光伏清洁剂仔细擦拭,去除油污、灰尘与指纹,确保表面洁净无杂质,提升胶水附着效果。按精准的
1:1(常见配比)调配环氧 AB 胶,利用自动化点胶设备或精准手动涂布,在电池片四周及与玻璃、背板贴合面均匀涂胶,胶层厚度控制在 0.2 -
0.4mm,既能填充微小缝隙防湿气渗入、保障电学绝缘,又避免胶量过多引发内部应力致使组件变形。随后,在层压工艺环节,经高温(约
150℃)、高压(1 - 2MPa)处理,促使胶水快速固化,与各组件紧密 “联姻”,形成稳固防护 “铠甲”,有效延长光伏组件使用寿命达 25
年甚至更久,确保长期稳定发电。
- 支架结构粘接修复:户外的光伏支架常年经受风吹日晒、雨淋雪冻,金属材质部分易生锈腐蚀、出现焊接部位开裂。对于轻微裂缝或脱焊处,打磨除锈后,调配高粘度、耐候性强的环氧
AB 胶,填入裂缝并覆盖周边受损区域,厚度约 0.3 - 0.5mm,用夹具固定 2 - 4 小时(常温)或 1 - 2 小时(60 -
80℃加热固化),恢复支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,降低维护成本,保障光伏阵列稳固屹立,持续捕获太阳能。
- 电池模组粘接密封:在锂离子电池模组组装中,环氧 AB
胶是实现电芯间稳固连接与整体密封的得力助手。电芯表面经等离子清洁处理,激活微观层面化学活性,利于胶水浸润。按特定比例(依据胶水型号,如 2:1 或
3:2)调配环氧 AB 胶后,用精密注射式涂胶枪在电芯与电芯间、电芯与模组外壳贴合面精准涂胶,胶层厚度把控在 0.1 -
0.3mm,确保紧密贴合且导热、导电性能优良(部分添加导热、导电填料的专用胶水),固化后能有效缓冲电池充放电产生的膨胀收缩应力,防止电芯位移、短路,同时抵御外界水汽、灰尘侵入,维持电池模组内部稳定运行环境,提升电池安全性与使用寿命。
- 电池外壳修复防护:电动汽车行驶途中,电池外壳可能因意外碰撞、石子撞击出现裂缝、破损。对于小面积损伤,打磨破损区域周边,调配韧性佳、耐电解液腐蚀的环氧
AB 胶修补,涂胶厚度 0.2 - 0.4mm,常温固化 4 - 6
小时后,再涂覆一层防水、绝缘涂层,加固防护效果,避免电池内部短路、电解液渗漏,确保车辆电池系统持续安全运行,消除潜在安全隐患。
- 叶片制造与修复:风力发电机叶片多为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,在叶片制造初期,环氧 AB
胶用于粘结不同铺层纤维材料,增强叶片整体力学性能。调配时严格控制比例(常见 1:1),手工或机械均匀涂布在纤维布间,胶层厚度 0.1 -
0.2mm,经热压罐固化工艺(约 120 - 150℃、0.5 - 1MPa
压力),使各层紧密结合,塑造高强度、轻量化叶片。运行中的叶片受强风、沙尘、雷电等冲击,表面出现划痕、分层等损伤。打磨损伤处至露出新鲜纤维,调配高强度、耐候性优的环氧
AB 胶填补修复,涂胶后用真空袋辅助压实固化(抽真空 -0.08 - -0.09MPa,加热至 80 - 100℃固化 2 - 4
小时),恢复叶片结构完整性与气动性能,保障风力发电机高效稳定运转,持续将风能转化为电能。
- 机舱部件固定防护:机舱内众多金属与复合材料部件,如齿轮箱、发电机底座等需稳固连接。对连接部位表面除锈、脱脂处理后,调配高粘结强度、抗震性好的环氧
AB 胶,按 0.1 - 0.3mm
胶层厚度涂胶,借助螺栓、定位销辅助定位并施加适度压力固化,强化部件连接稳固性,减少运转震动与噪音,提升整机可靠性,助力风力发电系统在严苛自然环境下可靠运行,源源不断输出清洁电力。